中華瓷文化曆史悠久,瓷器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成為(wei) 物質文明的象征。當今人們(men) 在日常生活中瓷器用品仍無處不在,種類之多更是數不勝數。有著廣泛用途的瓷罐是存放中藥材等的理想器皿,人們(men) 多用它存放中草藥,煉製成藥、藥丸、藥膏等。明代以來,人們(men) 大量使用瓷罐來裝成藥,有了專(zhuan) 用罐子,專(zhuan) 屬名稱,專(zhuan) 門燒造。用這種瓷罐裝藥材、藥膏、藥丸的習(xi) 慣在民間不足為(wei) 奇,但是集三省地名和商品及產(chan) 品產(chan) 地於(yu) 一身的瓷藥罐卻較罕見,這也成為(wei) 我國傳(chuan) 統醫藥瑰寶與(yu) 瓷器藝術結合的體(ti) 現,更是福州曆中醫藥一個(ge) 實例,充分說明了它具有較高的曆史和文化價(jia) 值。本篇文章hth官网登录入口根據標準YBB00162005—2015為(wei) 您提供口服固體(ti) 藥用陶瓷瓶微生物限定的測試方案。
檢測設備:
LT-PNP微生物入侵試驗儀(yi)
測試要求:
取本品適量,分別加入標稱容量1/2量的 pH7.0的無菌氯化鈉-蛋白陳緩衝(chong) 液,將蓋旋緊,振搖1分鍾,即得供試品溶液。供試品溶液進行薄膜過濾後,依法檢查(《中國藥典》2015年版四部通則1105、1106)。細菌數每瓶不得過1000 cfu,黴菌和酵母菌數每瓶不得過100 cfu,大腸埃希菌每瓶不得檢出。
《中國藥典》2015年版四部通則1105:
非無菌產(chan) 品微生物限度檢查-微生物計數法:
微生物計數法係用於(yu) 能在有氧條件下生長的嗜溫細菌和真菌的計數。當本法用於(yu) 檢查非無菌製劑及其原、輔料等是否符合相應的微生物限度標準時,應按下述規定進行檢驗,包括樣品的取樣量和結果的判斷等。除另有規定外,本法不適用於(yu) 活菌製劑的檢查。
微生物計數試驗環境應符合微生物限度檢查的要求。檢驗全過程必須嚴(yan) 格遵守無菌操作,防止再汙染,防止汙染的措施不得影響供試品中微生物的檢出。單向流空氣區域、工作台麵及環境應定期進行監測。
如供試品有抗菌活性,應盡可能去除或中和。供試品檢查時,若使用了中和劑或滅活劑,應確認其有效性及對微生物無毒性。
供試液製備時如果使用了表麵活性劑,應確認其對微生物無毒性以及與(yu) 所使用中和劑或滅活劑的相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