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17146-1997建築材料水蒸氣透過性能試驗方法:
本標準規定了各種建築材料濕流密度,透濕率、透濕係數試驗的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於(yu) 片狀.板狀或通過加工製作可獲得這些形狀的絕熱、防水隔潮、裴飾裝修等用途的各種建築材料。
本標準也適用於(yu) 其他片狀或板狀材料水蒸氣透過性能的測定。
檢測原理:
1、有兩(liang) 種基本試驗方法—一幹燥劑法和水法。這些試驗旨在用簡單的方法可靠地測量通過可透過和半透性材料傳(chuan) 遞的水蒸氣量值,並以適當的單位表示之。這些值可用於(yu) 設計、製造和銷售。
2、幹燥劑法—一試樣被封裝在帶有幹燥劑的試驗盤的開口上,裝配後放入一受控的環境氣氛中,定時稱重以測定水蒸氣通過試樣進入幹燥劑的速度。
水法一一試樣封裝方法同幹燥劑法,但盤內(nei) 盛蒸餾水,定時稱重以測定水通過試樣蒸發到環境氣氛中的速度。
不同試驗方法和條件下獲得的透過試驗結果會(hui) 不一致,為(wei) 此,應盡可能選擇接近使用的條件進行試驗。
試驗儀(yi) 器:
WVTR-RC6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(yi) (增減重一體(ti) )
裝置試樣盤:
試樣盤應以不易腐蝕的材料製作,且不能透過水或水蒸氣,盤形狀任意,但重量宜輕,宜選大而淺的盤子。盤的口徑應盡可能大,直徑至少60 mm,試樣越厚,pan口應越大,盤的口徑應大於(yu) 試樣厚度的4倍。幹燥劑或水的鋪攤麵積應不小於(yu) pan口麵積。當使用8.3.1中所述的那種網架時,網架影響的麵積不得超過pan口麵積的10%。當試樣會(hui) 發生收縮或翹曲時,應在pan口外麵設一個(ge) 帶凸緣的欄圈。在試樣麵積大於(yu) pan口麵積時,超出pan口的試樣部分是個(ge) 誤差源(尤其對厚試樣更甚),應按8.1中所描述的那樣用遮模將其遮擋起來,使pan口麵積近似或等同於(yu) 試驗麵積。超出部分會(hui) 使水蒸氣透過結果偏大.這一類誤差應被限製於(yu) 約10%~12%,故對厚的試樣,用口徑254 mm或更大的(方形或圓形)試樣盤時,其欄圈寬應不超過19 mm,127 mmpan口(方形或圓形)的欄圈寬應不超過3 mm,76 mmpan口(方形或圓形)的欄圈寬應不超過2.8 mm,欄圈的凸緣高度不應超過試樣上表麵6 mm。幹燥劑法和水法的盤深度可以不同,但19 mm深(pan口下麵)對兩(liang) 種方法都能滿足。
幹燥劑和水:
對幹燥劑法,試樣盤中應放置粒徑為(wei) 2.5 mm~0. 63 mm之間的小粒狀無水氯化鈣,它們(men) 在使用前應在200℃下幹燥。如氯化鈣與(yu) 試樣會(hui) 發生化學反應,可使用矽膠類吸附幹燥劑,但其試驗時的吸濕增重必須限製在4%以內(nei) 。
對水法,試樣盤中應放置蒸餾水。在準備試樣前水溫應控製在與(yu) 試驗溫度相差1℃的範圍內(nei) ,以防止放到工作室內(nei) 時在試樣內(nei) 表麵上發生冷凝。
密封劑:
為(wei) 把試樣封裝到盤上去,密封劑必須對水蒸氣(和水)的通過有高的阻斷作用,在要求的試驗時間周期內(nei) ,密封劑必須無明顯失重或增重,即失重到環境中或從(cong) 環境中增重的量均不得大於(yu) 2%‰,且必須不會(hui) 影響充水盤內(nei) 的蒸氣壓。對透濕率低於(yu) 2.3×10-7g/(m'· s·Pa)的試祥要使用熔融瀝青或蠟。
8.1.試樣封裝到試驗盤上的要求
試樣密封或夾緊到試樣盤上去,盤中確定了試樣在盤中暴露於(yu) 水蒸氣的區域,必要時用遮模遮擋暴露於(yu) 空氣中的試樣頂麵,使pan的形狀和大小得以複製,要*地封掉試樣的邊緣和任何其他不該暴露的部位,防止水蒸氣從(cong) 這些地方進入或逸出,同樣要保證試樣隻裸露劃定的區域。附錄A(標準的附錄)描述了封裝方法。
注。某些材料(特別象木材之類)的水蒸氣透過量會(hui) 與(yu) 試驗前環境的相對濕度密切有關(guan) ,如其先前的相對濕度高於(yu)
試驗條件,水蒸氣透過量結果可能會(hui) 異常地偏高;反之亦然。因此木質和紙質製品等試樣在試驗前宜放在相對濕度為(wei) 50%的氣氛中恒重,經預處理使其含濕盤盡可能小,對試驗可能會(hui) 有利。
幹燥劑法的試驗步驟:
1、幹燥劑放入盤內(nei) ,與(yu) 試樣下表麵之間留約6 mm 的間隙,以便每次稱重時擺動試樣盤以攪動幹燥劑。
2、把試樣封裝到盤上(見8.1),試樣朝上放入工作室,立刻稱量並記錄。
3、定期稱量記錄盤組件的質量,試驗時8或10個(ge) 數據點已足夠。稱重的時間也應記錄,精確到該時間間隔的1%。如每小時稱重,時間記錄精度30 s;如每天記錄,允許到15 min。開始時質量可能變得很快,後來變化速率將達穩定狀態,稱重時不應將試樣盤從(cong) 控製氣氛中移出,但如必需移出,試樣保持在不同條件<溫度或相對濕度或兩(liang) 者)下的時問應盡可能短。
4吸水量超過幹燥劑初始質量的一定比例(無水氧化鈣為(wei) 10%,矽膠為(wei) 4%)前結束試驗。這個(ge) 限製不一定能很嚴(yan) 格地確定,當試樣本身的含濕量有變化時,幹燥劑的增重可能大於(yu) 或小於(yu) 試樣盤的增重,實驗時可考慮這一情況作靈活處理。
水法的試驗步驟
1、用蒸餾水注入試樣盤至離試樣(25士5)mm高(水麵與(yu) 試樣之間留有空氣間隙是為(wei) 使有一小的水蒸氣區域,減少操作試樣盤時水接觸試樣的危險,這是必須的,對某些材料如紙、木材或其他吸濕材料,這種接觸會(hui) 使試驗無效)。水的深度應不少於(yu) 3 mm,以保證在整個(ge) 試驗中水能蓋滿盤底,如是玻璃盤,隻要能看到所有時間裏水都蓋滿盤底則不需規定水深度。為(wei) 減少水的湧動,可在盤中放置一個(ge) 輕質且耐腐蝕材料製作的網架,以隔開水麵,其位置至少應比試樣的下表麵低6 mm,且對水表麵的減少應不大於(yu) 10%。
2、為(wei) 便於(yu) 在盤中注水,建議在試樣盤壁上打一小孔,其位置在水位線上方。烘幹空盤,用密封劑將試樣封到pan口上,通過小孔向盤中注水,然後將小孔封閉。
3、稱量試樣盤組件並將其水平地放入工作室內(nei) 。如果試樣不能經受表麵上的凝聚水的影響,試樣盤組件與(yu) 控製氣氨的溫差不應超過3℃,以防止試樣受凝聚水的影響。
4、在進行倒置水法的試驗時,除了是顛倒著放置盤子外。盤子必須放得水平,水才能均勻地覆蓋在試樣的內(nei) 表麵,盡管由於(yu) 水的重量,試樣仍會(hui) 有些變形。透濕率高的試樣,試樣盤的放置位置必須保證循環空氣能以規定的速度經過其暴露麵。稱量時試樣盤可麵朝上地放置到天平上,但試樣的潮濕麵將不被水覆蓋,這時,稱量的時間必須盡可能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