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測試標準:YBB 00082003、GB/T 1038、ASTM D1434、ISO 2556、ISO 15105-1、JIS K7126-A、GB/T 2918-1998、GB/T 6672-1986
2.氣體(ti) 透過量
在恒定溫度和單位壓力差下,在穩定透過時,單位時間內(nei) 透過試樣單位麵積的氣體(ti) 的體(ti) 積。以標準溫度和壓力下的體(ti) 積值表示,單位為(wei) :cm3/m2·d·Pa。
3. 氣體(ti) 透過係數
在恒定溫度和單位壓力差下,在穩定透過時,單位時間內(nei) 透過試樣單位厚度、單位麵積的氣體(ti) 的體(ti) 積。以標準溫度和壓力下的體(ti) 積值表示,單位為(wei) :cm3·cm/cm2·s·Pa。
4 原理
塑料薄膜或薄片將低壓室和高壓室分開、高壓室充有約105Pa的試驗氣體(ti) ,低壓室的體(ti) 積已知。試驗密封後用真空泵將低壓室內(nei) 空氣抽到接近零值。
用測壓計測量低壓室內(nei) 的壓力增量ΔP,可確定試驗氣體(ti) 由高壓室透過膜(片)到低壓室的以時間為(wei) 函數的氣體(ti) 量,但應排除氣體(ti) 透過速度隨時間而變化的初始階段。
氣體(ti) 透過量和氣體(ti) 透過係數可由儀(yi) 器所帶的計算機按規定程序計算後輸出到軟盤或打印在記錄紙上,也可按測定值經計算得到。
5.測試儀(yi) 器
GTR-V3氣體(ti) 透過率測試儀(yi)
5.1透氣室
由上下兩(liang) 部分組成。當裝入試樣時,上部為(wei) 高壓室,用於(yu) 存放試驗氣體(ti) 。下部為(wei) 低壓室,用於(yu) 貯存透過的氣體(ti) 並測定透氣過程前後壓差,以計算試樣的氣體(ti) 透過量。上下兩(liang) 部分均裝有試驗氣體(ti) 的進出管。
低壓室由一個(ge) 中央帶空穴的試驗台和裝在空穴中的穿孔圓盤組成。根據試樣透氣量的不同,穿孔圓盤下部空穴的體(ti) 積也不同。試驗時應在試樣和穿孔圓盤之間嵌入一張濾紙以支撐試樣。
5.2 測壓裝置
高、低壓室應分別有一個(ge) 測壓裝置,低壓室測壓裝置的準確度應不低於(yu) 6Pa。
5.3 真空泵
應能使低壓室中的壓力不大於(yu) 10Pa。
6 試樣
試樣應具有代表性,應沒有痕跡或可見的缺陷。試樣一般為(wei) 圓形,其直徑取決(jue) 於(yu) 所使用的儀(yi) 器,每組試樣至少為(wei) 3個(ge) 。應在GB/T 2918中規定的23±2環境下,將試樣放在幹燥器中進行48h以上狀態調節或按產(chan) 品標準規定處理。
7.試驗步驟
1、試樣的製備:將高阻隔性膜樣品均置於(yu) 5℃的幹燥環境中調節狀態48小時。
2.取出樣品後,分別從(cong) 每種樣品上裁取直徑為(wei) 97 mm的試樣3個(ge) 。
2、試樣裝夾:在試驗腔外表麵塗抹一層真空油脂,避免油脂塗在腔體(ti) 空穴中間圓盤上;
3.在試驗腔中的圓盤上放置濾紙後,將從(cong) 高阻隔膜上裁取的3個(ge) 已狀態調節完畢的試樣分別裝夾於(yu) 壓差法氣體(ti) 滲透儀(yi) 的3個(ge) 試驗腔上,試樣應保持平整,不得有皺褶,輕輕按壓使試樣與(yu) 真空油脂良好接觸,再用試驗腔夾緊結構夾緊試樣。
3、利用溫度控製裝置將試驗溫度調整至5℃,將相對濕度調整為(wei) 0%RH。
4、打開設備軟件,設置試驗參數,啟動試驗。
5.試驗參數包括控製參數(試驗模式、上腔吹洗時間、上腔壓力、試驗時間、脫氣時間等)和試樣參數(編號、類型、麵積、厚度等)。
6.試驗結束、數據處理。
7.試驗結束後,儀(yi) 器自動計算並顯示試驗結果
8.關(guan) 閉氣源和電源。